设置字体大小:【大 中 小】
【打印】
【页面调色板
】
发布时间:2015-08-28
红花檵木枝繁叶茂,树态多姿,木质柔韧,耐修剪蟠扎,花为粉红色至紫红色,常修剪成球形,是很好的观赏植物。
一、繁殖方法
主要用嫁接和扦插繁殖。
(一)嫁接。采用切接和芽接2种方法。嫁接于2-10月均可进行,切接以春季发芽前进行为好,芽接则宜在9-10月。以白檵木中、小型植株为砧木进行多头嫁接,加强水肥和修剪管理,1年内可以出圃。
(二)扦插。
1.插床的准备。选排水良好,光照充足,土层深厚肥沃的地块,深耕15至20厘米,畦面施一层呋喃丹(每亩8斤)防治地下害虫。将准备好的黄心土基质铺于床面约5厘米厚,用木板刮平,轻轻拍打待插。基质为细荒黄心土60%、洁净干沙30%、木糠灰10%。
2.在春、夏、秋三季都可扦插,春插从2月上旬至3月下旬,夏插从5月至7月下旬,秋插从8月至10月上旬。秋插气温逐渐降低,如棚温调节不好,很有可能延迟发根,所以遮阳网不能过密,一般以55%至60%为宜,注意保持膜内温度35℃-38℃。
3.插条的选择。插条宜选用当年生的充实健壮、枝条粗壮、节间长度适中、芽眼明显突出、无病虫害的枝条。
4.插条长度。一般6至7厘米,顶端保留良好的生长芽,基部仅留2至3片叶。将干基部1厘米处剪成马耳形,然后浸入生根剂稀释液中。用于红檵木的生根剂有萘乙酸(0.03%)和ABT生根粉(0.02%)高浓度浸15秒至5分钟,低浓度浸30分钟。浸渍时,有叶部分不能沾染生根剂,否则顶芽生长会受到抑制。
5.插苗。按行距13厘米,株距4厘米扦插,软条扦插可先用竹签等在土穿孔,插条与土密接。每插一米随即用细孔洒水壶喷水,以免时间过长,插条失水凋萎。全畦插完,再浇一次水,然后拱盖薄膜,四周以土压实,让棚内的水蒸气处于迷雾状态,然后搭设遮阳网。夏天应先搭设遮阳网后再插,保持潮湿,次年5月前后即可生出新根,取下定植。
二、管护
(一)小苗。生长季节用中性叶面肥800-1000倍稀释液进行叶面追肥,每月喷2-3次,以促进新梢生长。梅雨季节,应注意保持排水良好,高温干旱季节,应保持早、晚各浇水1次,中午结合喷水降温。
(二)大苗。
1.修剪。红檵木具有萌发力强、耐修剪的特点,在早春、初秋等生长季节进行轻、中度修剪,配合正常水肥管理,约1个月后即可开花,且花期集中,这一方法可以促发新枝、新叶,使树姿更美观,延长叶片红色期,并可促控花期,尤其适用于红檵木盆景。
2.摘叶、抹梢。生长季节中,摘去红檵木的成熟叶片及枝梢,经过正常管理10天左右即可再抽出嫩梢,长出鲜红的新叶。
三、病虫防治
1.虫害多为蜡蝉、蚜虫危害。防治蜡蝉用40%氧化乐果乳油或80%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在为害期间喷洒。防治蚜虫可于萌芽前喷5%柴油乳剂或波美3至5度石硫合剂,杀死越冬成虫和虫卵。
2.病害。炭疽病7-8月雨季危害严重,用喷70%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75%百菌清800-1000倍液喷杀;立枯病移栽或种前用20%五氯硝基苯粉剂与细土1:30的比例撒于苗床土上,或用敌克松每平方4-6克;花叶病可用病毒A或其他治病毒药剂。(来源:《荔浦县特色农业实用技术》)